
近日,無意間讀到兩個成語小故事,一個是《卻金暮夜》,講的是東漢的“四知先生”楊震。楊震,先后擔任荊州刺史、東萊太守等職。在前往東萊郡上任時,楊震路經昌邑縣,此時擔任昌邑縣令的王密是他擔任荊州刺史時舉薦的秀才,晚上準備了十斤黃金贈送給楊震。王密說:“現(xiàn)在是深夜沒人會知道。”楊震說:“天知,地知,你知,我知,怎么能說沒人知道!”楊震堅拒不收,王密深感羞愧而離開。從此,楊震被稱為“四知先生”。后人以“卻金暮夜”形容為官清廉;還有一個是《不為五斗米折腰》,講得是東晉的陶潛,陶潛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大詩人,他出身于一個官僚家庭,曾祖陶侃做過大司馬,祖父陶茂、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。他青年時期懷有大志,曾做過江州祭酒、鎮(zhèn)江參軍,任彭澤令時,因不滿當時官員的腐敗,自動離職而去。后人遂以“不為五斗米折腰”比喻為人清高,有骨氣,不為利祿所動。
以古鑒今,以人為鏡。楊震和陶潛的品行告訴我們,無論做人、處事,還是用權、交友,都要知敬畏、存戒懼,畏法度、戒貪欲;做到清廉自守,守住廉潔底線、守住精神家園、守住赤子初心。近年來,很多腐敗案例深刻警示我們,貪欲的“潘多拉”一旦打開,人就會失去敬畏,思想開始墮落,私心開始加重,道德開始淪喪;厚道被私利覆蓋,善良被貪欲侵蝕,品行被野心吞沒,最終喪失理想信念、失去原則立場,由量變到質變,走上貪腐的不歸路。
壁立千仞,無欲則剛。當前,公司正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,作為一名基層政工人員,責無旁貸,更要引導廣大員工樹立正確的權力觀、地位觀、利益觀,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,常修為政之德,常思貪欲之害,常懷律己之心。在工作和生活中,既要秉持公道正義,又要守住“不越雷池半步”的底線,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、加強黨性修養(yǎng)、加強品格陶冶,老老實實做人,踏踏實實干事,始終做到對黨忠誠、敢于擔當。
此外,作為青年黨員要激活發(fā)展正能量。要緊緊圍繞安全生產這個中心工作,用更多的鏡頭對準安全生產的火熱現(xiàn)場,用更多的筆墨報道攻堅克難的生動場景,用更多的作品點贊愛崗敬業(yè)艱苦奮斗的行為,歌頌無私奉獻的志愿行動,要在崗位上起到示范帶頭作用,強化政治責任和政治擔當,帶頭學習、帶頭實踐,凝聚起公司轉型發(fā)展的強大力量。
面對當前艱巨的任務、嚴峻的形勢,要發(fā)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始終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,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,始終保持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創(chuàng)業(yè)激情,敢于擔當責任,敢于直面矛盾,善于解決問題,銳意進取,埋頭苦干,努力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展現(xiàn)新氣象、干出新作為。
“心不動于微利之誘,目不眩于五色之惑?!痹凇耙?guī)矩”這個別樣的藍天下,我們要以“清”為美,以“廉”為榮,以“貪”為恥,胸中長存“富貴不淫、貧賤不移、威武不屈”的浩然正氣、“粉身碎骨渾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間”的高尚追求,做一個光明磊落、清正廉潔的正人君子。(煉焦一車間:張瑤)